小兒鞘膜積液術后護理要做到什么2014/1/10 16:30:28
小兒鞘膜積液是小兒外科疾患的一種常見病。發(fā)病可在任何年齡,以學齡前兒童常見。一般無全身癥狀,多由家人發(fā)現一側腹股溝或**腫塊,或兩側的局部腫塊,生長較慢,不引起疼痛。少量積液可無癥狀。若積液巨大,則有**下墜不適,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礙,**部可見梨形或橢圓形腫塊,囊性,如為交通性鞘膜積液,則腫塊大小可隨體位的改變而改變。
一般醫(yī)院治療小兒鞘膜積液采用抽積液或是腹腔鏡小兒鞘膜積液手術。抽積液治療盲目且極易復發(fā),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面較大,并且有一定的適應癥,孩子要在一歲以后才能進行腹腔鏡手術;蛘哂袊乐匦姆喂δ懿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能做此手術。
鞘膜積液的治療方法有保守療法、穿刺療法、手術療法。應根據病人年齡、積液量多少、癥狀輕重、有無并發(fā)癥及病因分類選擇最適當的方法。
1.穿刺注射療法 可通過藥物刺激使鞘膜臟層和壁層粘連而閉塞鞘膜腔或抑制鞘膜過度滲出,達到治療的目的。常用的藥物有:95%乙醇、5%魚肝油酸鈉、四環(huán)素等。
適應證:①原發(fā)性鞘膜積液、積液量較少,囊壁薄者;②炎癥性鞘膜積液近一年內無發(fā)作史者;③絲蟲病性鞘膜積液;④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或不愿意接收手術者。交通型、疝型鞘膜積液,腫瘤、結核、梅毒引起的鞘膜積液及鞘膜血腫為禁忌證。
穿刺注射療法可每隔1—2周注射一次,方法簡單,以痛苦小和費用少為其優(yōu)點;復發(fā)率較高(約6.1%~25%)為主要缺點,且有發(fā)熱、藥物過敏、局部紅腫、急性精索炎及**炎等并發(fā)癥。
提示:注射前一定要明確積液原因、嚴格無菌操作,注射后嚴密觀察。
2.保守療法 2周歲以內的鞘膜積液常能自行吸收,除嚴重感染或伴有其它病變者不需治療。原發(fā)性鞘膜積液病程短,積液量少,囊內張力低,無明顯癥狀,無**萎縮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療。外傷性積液或急性炎癥性積液,以治療原發(fā)病為主,局部可用熱敷、理療等促進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處理。
3.手術治療 為鞘膜積液的治療療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鞘膜積液,治療達99%。術中可在直視檢查鞘膜及**內器官,必要時做快速組織學檢查。